大學教師兼職從此名正言順2014年4月29日,一張嶄新的營業執照送到了某食品學院 L 教授的手上,這是以她為企業法人代表注冊的生物科技公司的“身份證”。一邊當教授,一邊辦企業當老板,這個念頭在一年前 L 教授和她的團隊只敢想想。L 教授團隊研制的是一種益生乳酸菌。豬吃下后不僅可以提高豬肉品質,還能在養殖過程中減少抗生素用量,讓人們“吃得放心”。創辦和經營一家生物科技公司。讓該成果盡快發揮價值, L 教授對此盼了又盼。但教師和企業法人代表兩個身份是否可以兼任,這一關鍵細節,始終沒有以白紙黑字的政策規定明確出現過。2014年1月22日,《加快推進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協同創新》的文件正式出臺。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束縛得以解開。不僅僅鼓勵高校教師兼職創業創辦企業,還規定科研人員在兼職中所進行的科技成果研發和轉化工作,可以作為其職稱評定的依據之一。政策的破冰,讓有創業意愿的教師可以名正言順地辦企業。如今, L 教授的公司已經擁有了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客戶,業務合作咨詢電話更是一個接一個,科技成果轉化已經步入正軌。 (1)什么是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標?(2)試從公共政策基本目標中的效率目標標出發,分析《加快推進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協同創新》政策出臺的必要性。